由于環渤海港及其海外碼頭的強勁表現,中遠海運運港口(CSP)6月整體吞吐量增長11.5%至824萬噸,分別增長19.0%和40.5%。
環渤海地區繼續強勁增長,吞吐量從去年同期的141萬teu上升至168萬teu,在此過程中超過了長江三角洲主要港口的產量。 大連集裝箱碼頭和秦皇島港新港集裝箱碼頭分別增長近一半和25.4%。 大連集裝箱碼頭的所有碼頭去年合并為一個實體。
落后者同時包括長江三角洲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前港口的吞吐量實際上停滯不前,減少1.0%,箱子減少1.66m teu,而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減少1.3%至2.22m teu。
雖然跌幅并不大,但這兩個地區仍然是除海外港口和快速復蘇的環渤海地區以外所有集團中最高的吞吐量,而長期緩慢下滑似乎反映了中國經濟的結構性變化 。 隨著這些地區的出口導向型港口開始感受到中美關稅戰的影響,未來幾個月看起來會更加惡化。
羽翼未豐的東南沿海港口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吞吐量增長3.6%至470800 teu,而CSP在廣西欽州國際集裝箱碼頭的唯一西南海岸的產量增長8.2%至123000 teu。
CSP的海外港口吞吐量增長40.5%至2.09m teu,除CSP Zeebrugge終端和西雅圖的SSA終端分別下降近三分之一和5.2%外,幾乎全線增長。 安特衛普港口的吞吐量也幾乎停滯不前,數量為195300 teu,與2017年同月相比幾乎沒有增長。
更多精彩資訊,歡迎關注明碩股份重大件國際物流領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