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財年前四個月,對印度的3.03MT鋼材進口量比去年同期高出8.2%。 根據RCEP協議,韓國和日本共同出口了1.5MT,近50%的進口總額為零/接近零關稅,中國在此期間向印度出口了0.51MT的鋼材,占印度鋼材進口總量的17%。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來自韓國和日本的進口量比去年增加了24%,而來自中國的進口量下降了22%。
總體而言,印度已成為凈進口國,因為2.47MT的出口比進口低19%。 其次,阿聯酋已成為進口半成品(MS碳和合金)和熔煉廢料的第四大來源。 去年印度進口了8.4噸鋼,比2017財年增加5.4%。 從中國進口的鋼材為1.9噸,占印度鋼材進口總量的23%。
眾所周知,由于目前HR / CR的全球價格要高得多,因此印度對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人力資源/企業價格指數的AD參考價格無效。 中國出口的HRC SS 400出口價格為575美元FOB天津可在孟買購買,包括近乎國內價格水平的運費和關稅。 按照目前的全球價格,很難建立傾銷和AD程序,但是可以建立CVD來證明出口價格中嵌入的政府補貼。 對于鋼鐵產品,印度從未在出口國進行補貼調查,主要是因為缺乏確鑿的數據。
因此,在目前的背景下,它似乎不是中國,而是韓國,日本和獨聯體國家等其他一些國家,它們正在成為主要的進口來源。 在協議終止之前,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存在。 之前設想韓國和日本作為美國的主要鋼鐵出口國,在征收25%的關稅后,將把出口從美國轉移到印度。 這恰好是當前財政頭4個月發生的情況。 此外,由于中國國內的執政價格與出口報價相比較高,可以看出,雖然中國在4月至7月18日對印度的鋼鐵出口量有所下降,但今年前幾個月的表觀消費量仍然下降。 在今年年底前上漲。
據稱,固定資產投資是中國鋼鐵需求的單一驅動力,占GDP的41%。 中國政府在建設城市基礎設施,房地產和擴建鐵路網絡方面宣布和實施的各種刺激措施,增強了固定資產投資的作用。 看看中國省級經濟差異將使我們相信在該國內陸地區投資基礎設施的迫切需要。 在維持全球價格的情況下,可以得出結論,中國鋼鐵生產商將瞄準國內市場而不是急于增加出口并繼續面臨AD / CVD調查。 對于需要說服政府將鋼鐵保持在與中國的區域經濟合作與伙伴關系(RCEP)協議范圍之外的印度來說,這種情況是有利的。
與出口相比,中國國內鋼材市場的強勢表現出更高的價格。 目前鐵礦石(71-75美元帶CFR中國)和焦煤(優質等級170-180美元FOB澳大利亞)的價格水平促進了自己的鐵精礦生產商的生存,并保持了鐵礦石和煉焦煤生產商的生存能力。 全世界。 原材料價格的任何大幅下跌也對鋼價產生了警告信號,就像之前的情況一樣。
中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中 - 從重工業引領的大型基礎設施投資到輕工程和服務業的增長,鋼鐵密集型結構建設過程的明顯轉變。 然而,對于已被接受為發展過程重點的均衡區域發展,發現基礎設施投資將繼續以中國增長過程為特征,結果可見于粗鋼產量增長(FY18增長3%) 18年1 - 7月增長6%,中國表觀鋼消費量相應增長。 “
值得贊賞的是,中國在2016年和2017年已經淘汰了約120噸的剩余鋼鐵產能,并將在2018年關閉約30-40噸的鋼鐵產能。
此外,中國還在HR / CR /涂層產品(包括電工鋼)中創造了特殊的鋼鐵生產能力。
這將進一步降低中國的進口量。 總產能449.2噸(人力資源:245噸,CR:82.4噸,板材:80.6噸,涂層:34.8噸,ESS:6.4噸)正在照顧國內需求并在這些產品中留下盈余,這些產品可以是 出口或迎合未來幾年的新興需求。 對于印度來說,通過第三國(越南和臺灣)進口的中國鋼鐵無疑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需要在適當的論壇上進行討論。
中國市場的可持續性應促進印度鋼鐵業在未來幾年的增長,避免原材料價格的頻繁波動。
更多精彩資訊,歡迎關注明碩股份重大件國際物流領航者!